人生若只如初见 11-20

作者 安意如

Posted by 听松阁 on July 7, 2020

第11节: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(1)

 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

  曾经我是那个和你指天为誓的人。

  《汉乐府》中记下我对你的誓言:“上邪!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。山无棱,江水为竭,冬雷阵阵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。”

  如果你忘记了。我愿意再说一次。是的,我夜夜在说。夜阑尽处,闪烁的微弱心火,映出我当时决绝的容颜。

  我两指并立,以手指天。我说,请苍天为证,我愿与你相知,相爱,希望上天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。除非,山峰消失在眼前,江水枯竭,冬天旱雷阵阵,夏天雨雪霏霏,天地闭合,混沌不开,你我,重归洪荒之时,生命不在,我才能与你分开。

  直至今昔,想起你的时候,这样的情景还是会如生如死地出没在我眼前。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那里,那条奔流不息的滔滔大江,两岸隐隐的青山。只要我愿意,它们可以瞬间来至我眼前。

  但是,感情终于被时间晾干。在漫长无尽的时光中,我对你的思念,终于枯涸。曾经的殷殷艳艳,变做一点赤红,紧缩成我心口的朱砂痣,只有手指抚上去,它还残留一点温热的红。

  思念,终于抵不住时间。我看见那张曾经无比诚挚的脸。我的忧伤如线,突然从内心的最深处涌出来,千丝万缕,像那盘丝洞里天真的妖精,缚住了别人牵住了自己。

  有哪一个人,不会以为爱着的时候,自己手中的这点爱,是女娲补天时漏下的精华;有哪一个人,不会以为身边这个人,会伴着自己渡尽浩浩余生。

  可惜,我们看不见结果。

  遇见你的时候,我不曾想过自己会是夫人。是夫人又如何,是你的掌上花心头好,却是凄凄惨惨凄凄,命里名里带牢了一个“戚”字。

  二八女多娇。我仰起秋水明眸映照你的时候,你低头,闻见我发间青草的气息。那时,我仍是田间民家女,高挽着裤腿,双脚踩在泥泞间。冰凉的泥巴没了脚背,干的时候剥落下来,双脚依旧莹然如玉,像我现在舂的米。

  彼时,君未成名我未嫁,一切,如这个春天刚刚开始。在田野间奔跑的我们,穿越青青的稻禾,拥抱在一起。那一片黄花绵延如云,起伏坐仰之间,送我至辉煌的顶点。

  我看见你的脸。你唱:“大风起兮云飞扬,威加海内兮归故乡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。”黯然神伤,全不是传言中的激昂。

  你说,戚姬,其实我不想争夺天下,战败了,正好功成身退。你说,天下人仰慕我,我仰慕的其实是那个目有重瞳,七十二战无一不胜的霸王。这天下,本该是他的,而我,不过是那些不敢和他斗,又不甘人下的人,推出来与他对抗的挡箭牌。

  说什么,天命攸归,其实是身不由己。

  我说,我也不想你争夺天下。我要你陪着我,不管你是谁,是君主,还是生斗小民,我爱的只是你。我不要和你身边的那些人一样,不要利用你去做任何事,不要你成为满足我野心的工具。

  这尘世太短,战争太频繁,你一次又一次地流离。我们必须用力地急促地爱。所以我一定要告诉你——

  我欲与君相知,长命无绝衰!

  是的。无论是为了爱情,还是后来为了生存,我都希望与你“长命无绝衰”。你是我的爱,我的依靠,我的护身符。

  可是,你死去了。你看不见,她将我贬作奴隶,囚在这永巷中,剃去我的头发,剥落我的绫裳,让我的脖子带上沉重的铁箍,日夜不可停歇地舂米。

  这个卑贱、恶毒的女人。她知道,你爱宠我。她嫉妒我桃花般娇嫩的容颜;她嫉妒我的青丝能在暗夜幽幽闪光,而她的,一寸寸一丝丝,凋零,断裂。

  我的青春浓艳得让她一无是处。即使她换了最新的发髻,抹了再艳的胭脂,也掩不住呆滞如鱼目的眼珠,枯老似橘皮的脸色。甚至,连她的身体走近了些,也闻得到落叶般腐烂的气息。

  我想,后来我变得恶毒了,不复纯善;我用尽心机去笼络你;我恨不能掏出这三寸芳心开给你看,让你停伫我的芳园。可是,后来,我真的没有开始时那么爱你。

  我开始有恨。恨你我之间,隔了那么多女人!她们是山,是河,什么时候她们都消失了,才应了我的誓——乃敢与君绝。或许,她也一样的恨,爱情,对一个男人的占有,都是独一无二,硫酸般强烈。



第12节: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(2)

  眼泪、笑容、谗言、媚语,床上床下,我搬弄你,伏在你的胸口膝头,软语呢喃——

  如意的眉目如此像你;如意英武聪慧;如意的性格完全像你。当然我不会再说你。我说的是陛下。陛下,尊贵的大汉天子,你穿上龙袍,就不是那个与我在野地里野合的人。

  不止是称谓的距离。我们之间,短短数年,心与心之间何尝不是沧海桑田?我想我,现在需要一个可以依靠、可以控制的男人,而他永远不会背叛。

  因此我爱上了我的儿子如意。我坚信,有一日,他会和你一样送我至辉煌的顶点。

  可惜,我不如她,我始终不如她。她是玩弄权术的女人。一个丧失了爱情的女人,她的全部智慧和精力,会转移到政治上。权欲会满足她萎缩的情感,让她干枯的身体再次饱满如春潮泛滥。而我,只是个玩弄着爱情的人。如何玩弄,也是个摆脱不了感情的人。

  如意,是赵王,最终也没有成为太子。而我,成为了阶下囚。成王败寇是一步之遥,仅仅是一步,项羽差了这一步,而我,也差了一步。而人生,偏偏亦步亦趋,一步不能移。

  “子为王,母为奴,终日舂薄暮,常与死为伍。相离三千里,当谁使告汝?”在永巷里,我凄婉地唱。我真的错了!即使红颜成白发,曾经的冰肌雪肤覆满尘土,如何的疼痛屈辱我都应该学会默默承受才对。我不该哭。因为你不在了,那个曾经如山峙立的人已经消失在天水之间。是永远地、决绝地消失。

  我的山平了,水竭了,天翻地覆,归至洪荒。这天地漆黑,她的怒如火红岩浆,会毁灭我们母子。

  如意被毒死。我呢,那场酷刑,即使在阴曹,我也忍不住浑身战栗。为此,我宁愿不去投胎。再不要投生为人,被人灌了哑药,熏聋耳朵,挖去眼珠,割去四肢,割去舌头,然后扔到茅坑里。

  如花似玉,倾国倾城的人儿。她叫我——“人彘”。

  在茅坑里爬了三天,我才能如愿以偿地死去。

  后来,我曾经看见“敦煌曲子词”里的那个女子伏在她的情人身上。云鬓横斜,花摇影破,一地迷乱。她就在这样的狼狈里,忙忙地向情人表白:“枕前发尽千般愿,要休且待青山烂。水面上秤锤浮,直待黄河彻底枯。白日参辰现,北斗回南面。休即未能休,且待三更见日头。”

  我听了在地下嗤嗤笑。她连发誓也学极了我的口吻,可见如我这般又是个傻女。枕前发尽千般愿,已经不时兴了!听我为你打破迷局:要休不待青山烂,天明就可以告别;水面上秤锤一定不会浮;黄河滔滔亘古长流,永远不会枯;东西永隔参辰二星,白日绝不会出现;北斗星永远在北方,不能回南面。

  未休即是休,何必三更见日头?

  誓、言,不见都带着口字吗?偏偏是有口无心。

  可是,为什么听人再唱起“汉乐府”时我仍然会哀伤?婉转清亮的乡音入耳,我开始明白,四面楚歌,为什么刹时就击溃了项羽的铁骑雄兵。再坚固的人,也抵不住相思。思乡,缠绵绕骨,无可逃脱。

  当有人,将我曾经的誓言歌了千遍时,隔了千年,我忍不住从黑暗中将眼睁开。我要看,这誓言为何依旧如此鲜明?世间是否还有爱情存在?

  真的。依然存在吧……因为沉睡了千年,在我在醒来的一瞬,我脑海里浮现的那个人依然是你。胸口的朱砂痣突然蔓延成血。

  山无棱,江水为竭,冬雷阵阵,夏雨雪,天地合,乃敢与君绝。有时候,爱只是输给了生死、时间,以及欲望。

  当我们回归心海深处,那片幽蓝深静中,我是鲛人,依然会为你落泪成珠。

  爱是沧海遗珠。



第13节: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

  愿得一心人 白首不相离

  白头吟

  汉乐府民歌

皑如山上雪,蛟若云间月。闻君有两意,故来相决绝。

今日斗酒会,明旦沟水头。躞蹀御沟上,沟水东西流。

凄凄复凄凄,嫁娶不须啼。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。

竹竿何袅袅,鱼尾何徒徒。男儿重意气,何用钱刀为。

  很多年后,当那个与她携手一生的人死前,念的是多年以前她写给他的词——愿得一心人,白首不相离。他一直耿耿的是当年,那件伤她至深的事。

  突然之间,她早已经枯涸的眼眸里,又荡漾起水意,因确知他的死,而日渐荒芜的心,如梦方惊。

  ——他仍记着,那是多年前的事了……

  她泪眼盈盈。这眼依稀还是初遇时,那一双横波目,隔着湘帘,望过来。

  霎那之间,绿绮琴的琴心变了——

  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,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

  他仿佛真见着古人歌咏的女子,素色衣裙,幽立水边。风拂过,湘帘轻摆,悠悠荡荡,如女子乘舟涉水而来, 轻微的响声,在他的心里变得清晰剧烈。

  绿草苍苍,白露茫茫。他看见命中注定的女人等待着他,因为她映在水里的倒影,正是他。

  扬眉轻瞥,他不动声色地窥望。他的才名,或者单单是这把梁王所赠的绿绮琴,就足以使身边这些附庸风雅的人装模做样地闭目欣赏了。

  “溯洄从之,道阻且长,溯游从之,宛在水中央……”

  他在意的,是帘后隐而不露的知音。她的身影虽然隐没在帘后,仍可窥见伊人眉似远山,面若芙蓉,远远近近,像一幅清丽的画——蜀山蜀水中盛开的一蕖芙蓉。只是,他在水边徘徊四顾,仍是不得亲近。

  他相信自己再高超的琴艺,在她的面前亦不艰深,一曲《凤求凰》在别人听来如聆仙乐,于她却是寻常。不过是两人对坐交谈,娓娓道来。他们是彼此心有灵犀的两个人。如同这天地间只剩下两个人的清绝,一切的手段方法都用不着。由你心入我心的自在无碍。

  帘风后面,鬓影钗光,桃花旖旎,她的身躯轻轻颤动,闻弦歌而知雅意。

凤兮凤兮归故乡,游遨四海求其凰。

时未遇兮无所将,何悟今夕升斯堂。

有艳淑女在兰堂,室迩人遐毒我肠。

何缘交颈为鸳鸯,相颉颃兮共翱翔。

凤兮凤兮从凰栖,得托子尾永为妃。

交情通体必和谐,中夜相从别有谁?

  ……

  ——司马相如《凤求凰》

  他赞她高贵如凰。是的,他在示爱,他要“求”她!她砰然心悸!这一曲毕,她推说热,回到内堂,她需要凝神。没有人知道,在刚刚的几分钟之内,她萋萋的芳心已被打动。17岁时嫁了人,那时只是年少夫妻,并不深知爱的欢娱和哀痛,还没来得及学会爱,不足一年,他死去,她回到娘家。

  对那个人的思念,后来想起来,更多地是对自己的怜悯,将所有的青春美貌放诸他身上的一场豪赌,结果还没开局就被死亡OUT。一切还没开始,不应该就此结束。野心而放任的文君并不甘心。或许,每一个失败的女人都会不甘心,但是卓文君,无疑多了几分勇气,几分眼光。

  回家后她一直这样寂寂地,父亲以为她是为情所伤,因此并不愿拘禁她。没有一个慈爱的父亲愿意拘禁自己的女儿,何况,在他眼中的女儿是如此的温柔,美丽,忧伤。

  他好像并不知道女儿的多情。所以后来,她才能如此轻易地和司马相如夜奔。

  岂只是多情,其实文君的心内一直如蔷薇盛放。只是她不打算让父亲走近她的花园,窥见她心底的秘密。不过,多情不等于放荡,如果遇不上让她阳光丰盛的男子,那么文君宁可一生寂寂。

  他来了,这个说话略有口吃的俊雅男人,巧妙地避过了自己的弱点。他用绿绮传情。琴音如诉,她心动神驰。

  凤兮凤兮非无凰,山重水阔不可量。

  梧桐结阴在朝阳,濯羽弱水鸣高翔。

  文君夜奔。相如家徒四壁,她抛下千金之身,当垆卖酒。他也舍得下文人的架子,风流洒脱,穿上粗布衣,就在小酒店里当起了跑堂,和伙计一起洗碗刷碟。

  想必真是存了寒碜老爹的意思,使的苦肉计。不然在成都卖酒就行了,何必巴巴地跑回到临邛来,好开不开,把个酒店就开在老父家门口,挑明了试验卓王孙的舐犊之心有多深:我已经沦落到这般田地,你兀自高堂美酒,我看你忍不忍心?   主意必定是文君拿的。只有女儿才最了解自己父亲。她料定父亲过不了多久,一定舍不下面子,会来阻止她的“莽撞”。果然!父亲很快就登门“求和”。

  闹市当垆,她的人就是这样的生动活泼,出人意料。相如也好,是才子,却不拘泥于行格,没有迂腐文人的霉味,涤器街头,依然坦荡荡自在欢腾。

  这两个人行的妙事,千载之后还让人莞尔。

  相如抚琴,文君夜奔,他们恰好是活泼泼一对新鲜天地里的新鲜人。彼时大汉王朝鼎革肇新,传不数代,正是好日子初初开端,好像三月桃花苞,粉粉嫩嫩,有无尽的春意在里面。天地间亦是红日朗朗,山河浩荡。盛世人心宽阔,有什么容不下、看不过的?然而,过了这几百年,数到宋、元、明你再看,这样的浪漫故事再不曾有过。不是这人世间再没有第二个卓文君和司马相如,而是在他们的身后,“浪漫”这扇门已经慢慢合拢,久久不曾打开了。



第14节: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(1)

  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

  父亲原谅了他们,又分家赀奴仆给他们,好日子倏然而至,他的雄心和气运也来了。汉景帝之后,武帝即位。他是新的处世风气,著名的好大喜功。汉武帝对司马相如早年随梁王时所写的《子虚赋》十分赞赏,于是司马相如再次来到京师,献上《上林赋》。

  《上林赋》盛赞帝王狩猎时的盛大场面,举凡山川雄奇,花草繁秀,车马垣赫,扈从壮盛,皆纷陈字里行间。此赋以气势恢弘,文藻华美著称,是汉赋里面的翘楚之作,司马相如的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
  好大喜功的皇帝一见之下,立即拜相如为郎官。相如也不负重望,很快就漂亮地完成了两件皇帝交给的政治任务,一时风头无两。

  文君在家乡也得知了消息,她感到非常幸福和满足。如果挑男人是一场豪赌,从开始到现在,她都赢了。

  想着他当年衣锦荣归的场面,她笑了笑,连苦涩的意思都没有了。

  人生弹指芳菲暮,当年意气风发,指点江山的男人,如今成了缠绵病榻的老叟。若想到人生的虚无苦短,很多事就没有了计较的必要。

  文君,是我不好,他喃喃说,仿佛又是当年向她认错时的模样。

  长卿。她握住他的手。不要说这样的话,事情已经过了,我的白头吟,不是将你唤回了吗?今生今世,文君都没有后悔和你在一起。

  是呵……他艰难地点头,望进她的眼睛里。这里面安静温婉,是他毕生眷恋的港湾,但也有惊涛骇浪的时候。

  他们曾闹翻过。他的妻是那样多情却刚烈的女子,容不得他有二心。

  天下男儿皆薄幸,事情落到卓文君面前也不过是如此这般,并不触目惊心。人世间的悲欢离合,有时无异于转过寻常巷陌遇见一个寻常人。他,名气大了自然交游广阔,眠花宿柳渐渐成了寻常日子的寻常风景,而她,曾经眼中的唯一风光,渐渐淡成背景。

  她,不能忘记他曾经递给她的家书,寥寥十三个数字:“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”,唯独无“亿”。君心淡漠,已没有忆了。

  他要纳妾。

  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。她冷冷地笑,连悲痛的时间也没有,立刻给他回信。

  一别之后,二地相思,只说是三四月,又谁知五六年,七弦琴无心弹,八行书无可传,九连环从中折断,十里长亭望眼欲穿,百思想,千系念,万般无奈把君怨。

  万语千言说不完,百无聊赖十依栏,重九登高看孤雁,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,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,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。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,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。忽匆匆,三月桃花随水转。飘零零,二月风筝线儿断,噫!郎呀郎,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……

  一,二,三,四,五,六,七,八,九,十,百,千,万,噫(亿)。她写的家书首尾联环,成为一首联环情诗。若要玩弄文字游戏,我卓文君当真逊于你司马相如么!偏偏要“噫”。不过,噫也不是那个忆!

  用你心,换我心,始知相忆深;你若不想我了,那我何必想你。她又作诗,写的比期期艾艾的他明白响亮——



第15节: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(2)

皑如天上雪,皎若云间月。

闻君有两意,故来相决绝。

今日斗酒会,明日沟头水。

躞蝶御沟上,河水东西流。

凄凄复凄凄,嫁取不须啼。

愿得一人心,白头不相离。

竹竿何袅袅,鱼尾何摆摆,

男儿重意气,何用钱刀为?

  并附书:“春华竞芳,五色凌素,琴尚在御,而新声代故!锦水有鸳,汉宫有水,彼物而新,嗟世之人兮,瞀于淫而不悟!”她气犹未平,随后再补写两行:“朱弦断,明镜缺,朝露晞,芳时歇,白头吟,伤离别,努力加餐勿念妾,锦水汤汤,与君长诀!”

  文君的《白头吟》,一曲民歌式的轻浅明亮,像一把匕首爽利地亮在她和司马相如之间。她指责他的负心移情,戳破他虚伪尴尬的面具——“朱弦断,明镜缺,朝露晞,芳时歇。”她连用四个排比来追拟彼此之间行将断绝的恩情。

  她不悲啼;连指责,亦心思清明; 而又说“努力加餐勿念妾”,既表明态度,又为彼此留了回旋余地。她明白自己仍爱他,其实不想失去他,所以不忘表白自己的深情。这是聪明女子的聪明做法。

  我心底还是关爱着你的,希望你离开我之后依然可以衣食无忧,不要有怀念的意思。只是“闻君有两意,故来相决绝”,你若要分手,我绝不纠缠。斩断情丝的截决不是没有,甚至可以男婚女嫁两不相干。

  她并不是一味隐忍、只懂得哭泣的女人。想和一个人白头到老的愿望简单质朴,并不是过分的奢望。所以如果你做不到,就请离开。

  女子少有的决绝之美,毫无顾忌地从她的身体内迸发出来。这种美为世所稀。自她之后,女子的决绝竟也成了一种壮烈。

  锦水汤汤,与君长诀!

  这是最后的一搏,如果他不回头,她就放手。

  他回来了,白头安老,再离不开。

  文君。他用尽最后的声音唤他,轻谧得好似当年,进入她心房时,春风与春草的轻微触碰。

  那一年,春草重生。

  长卿。她看见他闭了眼睛,知道他,永远不能再回来。

  可以,从你的身上看透生死,因你的死获得重生的安宁,可是,我确认,不能与你相绝。

  长卿,请等待我。



第16节:结发为夫妻 恩爱两不移(1)

  结发为夫妻 恩爱两不移

  闲来无事,我将鬓发绕在指间把玩,很容易便想起“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”的诗句。想起来的时候,指间心上,霎时都萦绕了一股亮烈的缠绵,而整个人却会深深地沉下去。

 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,在哪里看过这两句诗。只知道看过以后那种感觉就融化了,一直沉湎在心底。化做春泥更护花。

  古代女子订婚后,即用丝缨束住发辫,表示她已经有了对象,到成婚的当夜,由新郎解下。《仪礼?士昏礼》中记载:“主人入室,亲脱妇之缨。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
  宋人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中也记载:“凡娶妇,男女对拜毕,就床,男左女右,留少头发,二家出匹缎、钗子、木梳、头须之类,谓之合髻。”此种礼仪是结发的变种,盛行于唐、宋以后。新婚夫妇,在饮交杯酒前各剪下一绺头发,绾在一起表示同心,好像意味着两个人会相互扶持,一起慢慢由青春年少携手行至白发苍苍。

  古时女子若思念丈夫或情人,不好写信,也不便托人带口信,就托人送上一只锦盒,锦盒里藏有青丝一缕,细心的还绾成同心。远方的那个人见了,立刻不言而喻——青丝绵绵是她的情思绵绵,青丝暗合着“春蚕到死丝方尽”的意思,表示她的思念和坚贞。

  结发不仅是古人的婚俗,更是夫妻信义,彼此忠贞的象征。唐人传奇《杨太真外传》里有一段小插曲:唐玄宗有次思念起被遣送至上阳宫的梅妃,就派太监把梅妃请来,两人叙旧不到一会儿,杨贵妃就闻讯赶来。大惊失色的李隆基将江采萍藏在夹帐里,仍旧被太真发现,于是醋海生波,和皇帝大吵一架。李隆基一怒之下派人将她送出宫去,不久又对她思念不已。此时高力士手捧贵妃青丝一缕,呈到他面前。青丝在手,李隆基忆起两人相爱的情景,连夜将杨玉环接了回来。

  这个聪明慧黠的女人,用一缕青丝绊住了明皇的心。谁说中国人刻板、不懂得浪漫呢?我总觉得把两个人的鬓发绾成同心结,实在是比玫瑰钻戒香水更质朴、更让人心旌摇曳的信物。我爱你的时候,将你的头发绕在指尖,如同加诸在自己心上无形的禁咒,千丝万缕,抵死缠绵。

  我们的情感一直是缠绵深重的,好像作茧自缚的蛾,将自己和对方深深缠绕,一代一代人,前赴后继。

  “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。”是苏武《留别妻》里的开头两句。苏武年轻的时候是汉武帝的中郎将。天汉元年,匈奴示好,放回曾经扣留的汉朝使节,汉武帝派苏武率使团出使匈奴,送还被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。临行前夕,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以刚烈节义著称的男人,不无感伤地写下了一首《留别妻》——

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。欢娱在今夕,嫣婉及良时。

征夫怀远路,起视夜何其。参晨皆已没,去去从此辞。

行役在战场,相间未有期。握手一长欢,泪别为此生。

努力爱春华,莫忘欢乐时。生当复来归,死当长相思。”

  诗中并没有豪言壮语,没有一贯大丈夫表示衣锦还乡的意念。此刻他甚至以“征夫”自比,并不觉得这是一件日后会让他光照千秋的事情。只是君王的命令,让他不得不离开深爱的妻子,踏上茫茫的前路。因为有“行役在战场,相见未有期”的顾虑,全诗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伤,好像推开窗看见天淡夜凉月光满地时的惆怅。

  匈奴野蛮凶残,出使之事前途未卜,他也难过担心。然而在临别之夜,他收敛起自己的不安。忙着安慰妻子不要担心。他说,我自从和你将头发绾在一起成为夫妻,就从没动摇与你恩爱到老的想法。和你相爱缠绵,陶醉在今夜。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如此美好,所以此刻良辰更要好好把握。明天我就要为国远行了,因此不得不起看现在是什么时候?天亮没亮?

  当星辰隐没在天边时,我就不得不与你辞别了。这一走,如同到了战场上,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团聚。我对你依依不舍,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。出使匈奴是件很险恶的事。或许这是你我今生的最后一面。我感觉能够长时间握着你的手也是幸福的,所以倍加珍惜现在的每分每秒。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和你相爱的欢乐时光。如果我有幸能活着,一定会回到你身边。如果我不幸死了,也会永远想你……

  读完此诗,对苏武妻子的羡慕,像气泡一样在我心里翻腾不息。一个奉王命出差的男人,有的不是趾高气昂,而是用他的平和坚定去抚慰妻子敏感的心。苏武,她可亲可敬的丈夫,在她面前表现出的深情缠绵,与他后来面对匈奴威逼时的昂然刚烈是截然两判的。

  现在呢?有多少男人仍有这个心,肯在出差前写一封信给妻子,告诉她——我爱你,善自珍重,勿牵勿挂?有时候仅仅是动动手指打个电话告诉她:我在外面,晚上不回家吃饭了,你别等我,别饿着自己,也做不到。

  我们的恩爱,我们的浓情,如同冬日渐渐短促的天光,越走越快,直至消亡……

  苏武带着礼品,率领一百多人的使团出使匈奴。使团在匈奴时发生意外。由于匈奴内部发生谋反事件,副使张胜参与谋划,累及苏武。匈奴单于派降王卫律劝他投降,苏武认为“屈节辱命,虽生,何面目以归汉!”当场拔佩刀自刎,后经胡巫抢救,暂时脱离危险。

  单于佩服其有气节,想让他归顺,对他百般劝诱、威胁,但苏武誓死不降。单于又把他置于大窖中,不给饮食。时逢天降雨雪,苏武在窖中吞吃雪和毡毛,数日未死;匈奴人认为他有神灵保佑,不敢杀他。单于无奈,让他到苦寒的北海(今贝加尔湖)无人之处放牧羝羊,并告诉他只有公羊产乳才让回归汉朝。苏武在北海,虽生活屡陷困顿,甚至掘野鼠窝,吃野鼠所藏草籽,但他“仗汉节牧羊,卧起操持,节旄尽落”,仍不降匈奴。

  白发苍了,节旄落了,流年如刺,分分秒秒都是煎熬。大汉朝最英武的皇帝殡天了,公羊又怎么会产乳呢?北海的雪依然是那种坚固如铁的洁白。光滑如镜的湖面,映出他苍老如野草的面容,青筋突兀地显露于曾经富有光泽的皮肤之上,皮肤好像断裂的冰湖湖面,呈现出一道道皴裂的伤口。年老的印记,触目惊心。



第17节:结发为夫妻 恩爱两不移(2)

  可是老了,老了又能怎样呢?不过是苍老而已,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恐惧,无法摧毁他高山深海般的信念。

  孔子说:“志士仁人,有杀身以成仁,无求生以害仁。”又说:“使于四方,不辱君命。”这正是苏武最最真实的写照。只是有时,他抱着羊群入眠时,那种柔软会让他恍惚流泪,好像是妻子的手在轻轻地抚慰他的胸口。

  一种悲戚之感,一种倦怠无力突然出现。他闭上眼睛,外面,白日已尽。

  读到“生当复来归,死当长相思”时,诗已经结束了。心里忽然非常惆怅。我想,在事情刚刚开端的时候,没有人能够臆测到结局。当时苏武那样说,如同交代后事,并不意味着他已经预知自己的后半生,将被羁留在匈奴长达十九年。

  人生的旅程深邃幽长,我们对未来一无所知,亦未尝是什么坏事。如果我们一早确知结局,还有多少人敢去赴那茫茫的前路?当时他这样说,正是为了坚定自己和妻子的信心,好像一个人看清了身后是绝壁以后,义无返顾地跳下去,或者仍有一线生机。破釜沉舟是中国人才有的决裂勇气。

  汉昭帝即位后数年,匈奴与汉和亲。昭帝派使臣请求归还被扣押的使节苏武等人。匈奴怕苏武回国对自己不利,谎言说苏武早死了。后来昭帝在上林苑射得大雁一只,足系血书,有人认出是苏武的字迹。昭帝于是又遣汉使到匈奴,经过一番交涉,苏武在十九年后终于重回祖国。汉书载:“武留匈奴凡十九岁,始以强壮出,及还,须发尽白。”

  中年出使暮年还,朝廷有感于他的志节,给了他非常优厚的待遇,宣帝封他为“关内侯”。然而在无限风光的背后,是妻离子散的沉痛。白发苍苍的苏武终于实践了自己对妻子“生当复来归”的诺言,可惜,回来得太晚,妻子以为他早死了,已经改嫁。

  她或许没有改变对他的爱,可是她再也没有气力等待。时间逼视着她的眼眸,一天,两天,一年,两年,十年……她苍老了,黯然了。在强大的时间面前,谁能没有一点移动?

  在匈奴的十九年里,苏武紧紧握住了象征汉使的旌节。看似一无所有的他内心始终坚定,充盈。因为他知道,自己身后站立的是强大的大汉天朝。只要,他不倒下,他不放弃,他的国家就不会背弃他。那个遥远的国度里,有他神圣的君王,挚爱的妻子,亲密的家人和朋友。他们一定殷切思念,等待他回来。

  然而有一天,回到故国,放下节旄的时候,他发现自己才是真的一无所有。那双习惯了握汉节的手,已经空了。

  苏武把财产全部分送给亲朋故旧,自己什么都没有留下。他已经什么都不需要了。年老,孤独,他知道自己会一个人静默地走入死亡的花蕊。

  死亡是自私而公正的事,它不许你陪我。

  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——你知道,我对你的誓言,如同我手中高擎的汉节,如何星月沉轮,都不曾低落。



第18节:天不绝人愿 故使侬见郎(1)

  天不绝人愿 故使侬见郎

  我在夜里读完《子夜歌》,如同喝了一杯香馥却冷掉的花茶。抬头看见窗外星河斑斓,别有凉意,一时黯黯无言。心里缠绵悱恻地难受,像“子夜”这个带着浓烈芬芳的忧伤名字突然之间在暗夜里花开如树,惊艳寂寞。

  “《子夜歌》云是晋女子所作,似五言绝句,分春歌,夏歌、秋歌、冬歌。日本俳句分春、夏、秋、冬,即是受了《子夜歌》的影响。

  《子夜歌》的春歌第一首:

  春林花多媚,春鸟意多哀。春风复多情,吹我罗裳开。

  气氛舒畅广大,几乎是没有特定的对象的情思。春风要算得挑拨了,然而有一个和字,更一个惠字,凡此皆非西洋文学里所有。”

  ——节自胡兰成《中国文学史话》

  我对《子夜歌》的印象最初来自胡兰成。他仿佛对《子夜歌》别有钟情,除了在《今生今世》一再引用、申变,后来又在《中国文学史话》里多次提及,大谈《子夜歌》的气韵和好处,用来比较中国人的亲、爱,和西洋人恋爱之间的深浅差别。我是爱惨了他的文字和才气,于是老老实实读下来,斑斑点点落在心里。后来去看《子夜歌》,发现胡兰成论中国的诗词文化,真是像深入到精神内核里再绽放出来的花千树,猝然而深远。

  曾经,听到一个关于《子夜歌》的凄艳的传说。相传东晋孝武帝时,大臣王轲之家里发生过鬼唱《子夜歌》的事。这件事见载于《宋书?乐志》:“晋孝武太元中,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。殷允为豫章,豫章侨人庾僧虔家亦有鬼歌子夜。”殷允为豫章太守也是晋武帝太元年间的事,如果那时就传说有鬼在夜里唱《子夜歌》,那子夜肯定是东晋以前的女子。

  《旧唐书?乐志》里也说:“《子夜歌》者,晋曲也。晋有女子名子夜,造此声,声过哀苦。”所以我就一直在想,是什么样的哀戚,能直通幽冥,让身在寒泉的鬼,也感到悲伤呢?

  直到我读了《子夜歌》,才知道《子夜歌》里其实也有很多欢愉明亮的色彩。一个男子在路上等到爱慕的女子,赞她容色艳丽,满路遗香。男子说,你一来路上都芬芳了,女子(也许就是子夜吧)又欢喜又妥当地回答:“芳是香所为,冶容不敢当。天不绝人愿,故使侬见郎。”

  这是多么漂亮且精当的回答。她不说自己不好,却也不过分的骄傲,只那样谦卑和顺地说一句:“天不绝人愿,故使侬见郎。”情切切,意绵绵,十个字像蜷曲的玫瑰花苞,深深浅浅牵住了情郎的心,更藏住了“缘由天定,爱是天意”的禅意在里面。

  彼时,爱也不是爱,遇也未曾遇,像新春初至,花树未发的萌萌意思,一切都还是无立足境。你我,没有后来的抵足交缠,还是个清净自在身。

  《子夜歌》里唱到:“天不绝人愿,故使侬见郎。”汉乐府里女子发誓亦要说——上邪!中国人是敬天的,尤其男女之事爱讲个天意,天作之合,天成佳偶,天生的冤家……世间万物,花木山河,连人的本真也是唯天所授,所以接受起来恭谨和顺。

  这样的柔和贞顺,在今人的身上渐渐缺失了,我们越来越愿意相信自我的力量,以为可以改变很多事,到头来依然没入命运的漩涡;越来越爱做深刻的思考,却越来越远离纯真,不能与自然作最纯粹直接的交流。

  于是,人类一思考,上帝就发笑。有时候,是我们自己决定了自己棋子的命运。

  爱看她对情郎撒娇:“宿昔不梳头,丝发披两肩。婉伸郎膝上,何处不可怜!”我忍不住微笑,似乎可以看见那种娇憨依恋。她说,你离去以后,我无心梳洗,就这样的潦草而过,看你看到我这样子会不会心疼?

  她丝缎一般的长发随意洒落在肩头,像乖巧的猫儿一样伏在他的膝上,任情郎盘弄抚摸。长发被他缠绵翻飞的手指牵引。但即使是那样的嫣婉及良时,为什么笑容甜美的她,眉目间仍有深深地忧伤,不时在心底泛滥成灾?

  快乐总是短暂的,忧伤才是人类命中的毒瘤,随血液生衍,无休无息,某些时候会变得凶猛,不可遏制。很心疼《子夜歌》里的那个美丽女子,春花秋月何时了,她简直无时无刻不在忧虑着。

  从表现的情绪来说,南朝民歌中欢娱之辞所占比例很小,其基调都是哀伤的。这一方面因为在浪漫的、非礼教约束的爱情关系中,受阻被隔,空怀相思,或一晌贪欢,转首负情,是常有的事,爱情的失意,容易形成悲伤的基调。这点忧愁在《子夜歌》里有深刻的阐释。

  是女子天生比男人多心多敏感?还是大家都已一早窥测到结局的荒凉?只是男人通常选择沉默着不说,在某一日冷静地接受结局?

  “揽枕北窗卧,郎来就侬嬉。小喜多唐突,相怜能几时?”读到这里我才恍然:原来,当“唐突”的“小喜”过去后,“相怜能几时?”才是她忧虑的根本。女心贪婪,容易眷恋。所以为爱情能否天长地久而烦恼的多半是女人,男人对此常常洒脱得出乎意料。可是,依旧是爱你的时候多,因为相思,忘却自身的时候多,因为是女子,到底是女子。

  “白露朝夕生,秋风凄长夜。忆郎须寒服,乘月捣白素。”——在白露降临的秋夜里,想起你缺少御寒的衣物,于是再也睡不稳,起身在明亮寒冷的月光下,为你捣素制衣。想把千丝万缕的情愫织进衣里,让你穿在身上会有融融暖意。



第19节:天不绝人愿 故使侬见郎(2)

  “夜长不得眠,明月何灼灼。想闻散唤声,虚应空中诺。”——黑夜是如此漫长,我不能够入睡。看见窗外明月皎洁,想着你在天涯那端,满心茫然。突然听见你在叫我,忙忙地应了一声,却不过是我太思念你而出现的幻觉。

  爱是生命里最绚烂的一场幻觉,太荼蘼,有时,走完天涯道路,也不愿醒来。

  读《子夜歌》在深夜。静默安然的心之花园里,突然飘来夜来香的迷离芳香,我在听子夜这样浑身散发着迷迭香的女子娓娓道来。春消夏长,一年四季,那些存在于她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和忧伤。她的一切的喜悦哀伤,都和那个始终不见面容的男子休戚相关。

  朝朝暮暮朝朝。他都是那样模糊清晰的存在,是与生俱来的胎记,由生到死,一直存在。

光风流月初,新林锦花舒。情人戏春月,窈窕曳罗裾。(春歌)

青荷盖渌水,芙蓉葩红鲜。郎见欲采我,我心欲怀莲。(夏歌)

秋风入窗里,罗帐起飘扬。仰头看明月,寄情千里光。(秋歌)

昔别春草绿,今还墀雪盈。谁知相思苦,玄鬓白发生。(冬歌)

  后来流传的这种《子夜四时歌》是《子夜歌》的变曲,以四时景物为衬托。《乐府解题》曰:“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,谓之《子夜四时歌》。又有《大子夜歌》《子夜警歌》《子夜变歌》,皆曲之变也。”

  《子夜歌》和《子夜四时歌》是南朝民歌的集大成者,也是古代民歌里情诗一类的翘楚。两者均有南朝辞采艳丽的特点。相比之下《子夜四时歌》更为精致,当中有几篇并有引用典故和前人诗句之处,托名为民歌,实际上出于文士之手或经他们修饰的成分当更多。不过这种精致不妨碍南朝民歌出语天然、明朗而又巧妙的特点。吴歌中的《大子夜歌》(“大”是赞美之意)说:“歌谣数百种,《子夜》最可怜。慷慨吐清音,明转出天然。”再怎样浓烈,它们仍是民歌的底蕴。栀子花一样的清淡洁白。

  南朝民歌在汉乐府民歌的基础上兴起、发展,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。从鲍照到齐、梁的文人诗,再到后来宫体诗的兴起,南朝民歌的影响力宛然可见。唐代以后,南朝民歌继续影响着文人的创作。直到清代,历代文人对南朝民歌的模仿剿袭,始终没有断绝过。

  不过,历代文人学南朝民歌,学的最好也最著名的人还属李白。他的很多短诗,以语言清新自然见长,就是学习南朝民歌的收益。

  我是最近看了《子夜歌》,才知道《静夜思》竟是脱化于《子夜四时歌》秋歌中“秋夜入窗里,罗帐起飘飏。仰头看明月,寄情千里光。”一篇。至于他的《子夜吴歌》,无论是语言和形式以及立意都明显脱胎于《子夜歌》,不过李白才情高妙,写男女相悦,也有浩然仙气,结果反而比晋女“子夜”的《子夜歌》流传更久远,也更著名得多。

  关于《子夜歌》的作者,晋朝女子“子夜”的一切,资料少得非常可怜。我用尽力气去找,也没有结果。想来,她只是一个有才情的吴地女子,温婉、能干、慧黠、多情、多愁善感。

  或许,子夜只是斑斓星河里的一颗传说,可是我希望她是真的存在过。

  爱是一种需要不断被人证明的虚妄,就像烟花需要被点燃才能看到辉煌一样。



第20节:思君令人老,轩车来何迟

  思君令人老,轩车来何迟

  读到“思君令人老,轩车来何迟?”两句时,对你的思念像碧绿的春水一样涨满了空荡的江。波心盈盈,荡荡无极。却是一秒钟的事。

  思君令人老,可以是一生,又或者只是一瞬之间,花事了。

  “古诗十九首”里的句子。它是一根针,在一霎那,不,比霎那还要短的换念之间,就戳破了我的心。然后,思念如我身上潋滟的血,涌出来,缠绵如春水。

  思君令人老,有民歌的朴直。你知道,我素爱词淡意深的句子,它让我想起你的时候,变得毫不费力。

  “古诗十九首”多写游子思妇之情,是一个五言古诗的集结。由南朝昭明太子萧统选编十九首入《昭明文选》。萧统是个有情人,身上不受那么多礼教的桎梏;他亦是个眼明的人,看出这些诗的真好处。由于萧统选择精当,《古诗十九首》也同《文选》一起流传深广,成为公认的“古诗”代表作。这组诗大约是东汉后期安、顺、桓、灵四帝年间的作品,虽不是一个人写的,然而先后不过数十年间所作,是一个时代的。

  这些诗,在魏末晋初的时候,突然非常艳帜地流行起来。西晋的陆机曾经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十四首,总题目就叫《拟古诗》。东晋的陶渊明,也都有学习“古诗”手法风格作的《拟古诗》。其实每一种流行都是有原因的,就像弗洛伊德所说,人的每个举动都不是无端的做出。

  古诗十九首流行的原因,如衣上酒痕诗里字,点点滴滴都是凄凉意。

  东汉桓帝、灵帝时,宦官外戚勾结擅权,官僚集团垄断仕路。上层士流结党标榜,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,只得奔走交游。他们离乡背井,辞别父母,“亲戚隔绝,闺门分离,无罪无辜,而亡命是效”。然而往往一事无成,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。

  魏晋的时候,这种景况有坏无好,繁华似锦中掩不住的是荒凉。世族的阀门紧闭,连潘岳那样的才子,也要“望尘而拜”,落尽风骨,才拜得仕途一线天开。春光已老,佳期如梦,点点滴滴地疏狂放纵,也只是,那遮不了的思愁满眼,盖不住的隐痛如山。离思如雨,一声声,空阶滴到明。于是古时抒写游子失意的“古诗十九首”再次归来,东汉末年的古风吹得魏晋新人不尽萧瑟。

  然而因它是当时清寒的文士、低层士人作的文章,以男女思情为主题,所以就有人说,这是游子荡妇之思,品格不高。可是,只要人放低所谓格调,丢开不必要的清高,读了,就能感觉它真的好,像晴天落白雨似的明亮缠绵,让人,忍不住爱到心里去。

  “燕赵多佳人,美者颜如玉。被服罗裳衣,当户理清曲。”——游子荡妇之思亦是贞亲。非常爱的时候,谁敢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低荡?

  然而这又果真是荡子与荡妇之间才有的问,才有的怨。“轩车来何迟?”这种幽切而大胆的指责,不是“荡妇”不敢问。寻常闺阁女,后来被礼教勒紧了脖子的女人,连怨也是小心翼翼的,讲究矜持,要“哀而不伤”。似那杜丽娘,在牡丹亭里游游曳曳,罗袖掖地,也只敢唱:“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,似这般、都付与了断瓦残垣。”

  游园,梦中的片时春色使她日渐瘦损,在幽闺自伤自怜,画下自己的容貌。寂寂的死去,如一株植物死去。

  惊梦,如果不是惊了梦,她只是荒园,青冢,白骨一堆。断锦,残垣。

  所以,做荡子与荡妇也有叛逆的痛快!这诗里荡子与荡妇俱是真诚的,对爱不虚伪,对爱恭敬谦卑,只是并不纵容背叛。他们叫现在人喜悦,会心一笑。我们开始了解,在爱里,清楚地诉求和沉默地承担同样值得尊重。

  你听她怨那可恶的男人。他是个荡子,已经订婚了,却依旧轩车来迟,何必讲究什么高风亮节,遵循古礼?可知,一再的蹉跎,会错了花好月圆的好时节?辜负了我,待嫁女心如蕙兰。我是这样寂寞地、微弱地开放着,单等你来取。

  有花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你若不来,就像这花开你不采,过时了,我的心也将随秋草一起萎谢。

  有时候,爱是坚韧的东西。可是有时候,它只是一池碧水,一榭春花,一陌杨柳,一窗月光,天明了,就要干涸,萎谢,褪色,消失。

  短暂到,不能用手指写完,等——待。

  思君使人老呵,百年修得同船渡,可是,还要千世才可修到共枕眠。突然,没有欲望再等待了。

  就让轩车来迟吧。爱的错手,只是个瞬间。然后我们黯淡下去,在彼此的眼底看见沉沦。

  可是,我看见你来,我问“轩车来何迟”时忍不住仍是淡淡的惊喜。你没有来迟,对不对?

  有一个人,你来了,就好了。

  遇上那个人时——似露珠在花叶上,轻轻颤抖的喜悦卑微。这样的轻佻,我们,无人幸免。